返回

西海岸

时政民生

关闭

关闭

“硬手腕”治污新区提“气质” PM2.5降23.3%

2015-12-30 08:37:45
来源:新黄岛
责任编辑:洛克
手机版

环保部门聚焦环境焦点问题,通过执法“硬手腕”回应群众诉求、改善环境质量、实施绿色发展,提升环保“软实力”……

“问题突出、焦点突出”是环保部门难以回避的情况,也是影响群众环境权益和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已成共识的今天,通过执法“硬手腕”提升环保“软实力”成为新区环保部门回应群众诉求、改善环境质量、实施绿色发展的答案。

重拳出击持续高压执法

“家家点火、户户冒烟”曾是新区繁盛一时的小橡胶轮胎企业的象征。但刺鼻难闻的气味、挥之不散的烟尘却成为周边居民的“心病”。“小橡胶企业高污染高耗能,已成为群众反映和举报比较集中的环境热点和环保工作难点问题。”黄岛区环保分局副局长王宗军坦言。

在严峻的环境形势之下,新区下重手关停了一大批污染严重的小橡胶轮胎企业,群众拍手称快。“与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群众健康相比,这些落后企业必须舍弃。”黄岛区环保分局局长薛英俊表示。

但在今年进行的小橡胶轮胎企业复查过程中,环保部门发现仍有企业偷偷生产。胶南利来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的厂房里仍有工人包装产品,但公司负责人却表示:“厂子真停了,工人只是在清库存”。风头过后,仍有企业以身试法。环保长效何以为继?

新《环保法》实施后,首次赋予环保部门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权,给了环保执法更多底气。“定点清除,逐个击破。持续不间断地进行专项整治,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薛英俊回应。

重拳之下,小橡胶企业集中的隐珠街道、张家楼镇、临港经济区等区域,145家橡胶违法企业被立案处罚,共处罚款1000余万元,联合供电等部门对未停止排污的10家违法企业实施了拉闸断电……污染企业发现,环保执法“动真格”,“风头”好像也没有过与不过的区别了。

在解决基层环保执法“有心无力”问题同时,新区环保部门也在积极探索与公安等部门联动执法,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追责配合更加默契。据了解,今年以来,环保部门共下达行政处罚238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3起,将1起涉嫌环境犯罪案件以及3起涉嫌环境违法适用行政拘留处罚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保持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疏堵结合,倒逼企业升级

“关停企业,就是砸我们的饭碗。”面对企业和工人的质疑,环保部门的压力可想而知。可污染只要一时一晌,治理的时间和成本却难以用金钱来衡量。“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的论述,成为新区绿色发展的指南。

“环保治理关系企业生存,不能‘一刀切’。按照‘一企一策’,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制定方案。”薛英俊表示。在已经启动的西区城南化工区污染专项治理中,本着能关就关、能搬就搬,能关停的不搬迁、能搬迁的不原地提升、能提升的必须一次到位的原则,拟对2座电镀园区和1家化工公司实施整体搬迁,对加华化工公司实施产业转型,对奥克凯姆化学助剂公司、金牛化学公司等10家污染企业实施就地提升。

对于企业来说,这不亚于是还债。“如果现在还不抓紧升级提质,今后在新区肯定没有生存空间。”一家以生产脂肪酸、化学中间体等产品为主的企业,由于前期产品和环保设施标准不高,投入不足,在治理中划定为就地提升,企业负责人这样认为。

企业对环保问题的重视不够,以增加社会环保负担提高企业收入,宁可缴罚款也不愿意上环保设施,在环境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不转型升级,将面临“出局”的风险。

橡胶轮胎行业,在发布的《橡胶、轮胎类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暂行意见》中,疏堵结合也是重要原则之一。为促进橡胶轮胎行业健康发展,符合要求的橡胶轮胎生产企业有5年的宽限期补办临时性环评手续,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完成补办手续。

石化行业,青岛炼化公司完成了脱硫脱硝设施改造并启动建立自动检漏修复制度,丽东化工集团新建油气回收装置并投入运行,重点石化企业污染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热电行业,大唐黄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号机组、海晶化工130蒸吨/时锅炉已实现超洁净排放,小型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也已试点成功。

倒逼之下,企业转而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未雨绸缪,提高应急水平

“11月19日,丽星码头装燃料油2600吨,卸混合二甲苯4500吨,卸轻循环油1万吨……”11月19日一早,黄岛区环保分局、黄岛街道办事处和黄岛二中主要负责人按时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发出这条信息的是黄岛区环保分局环境监察人员刘奇。他的工作是对石化区企业开展每日巡查,随时掌握可能导致大范围异味投诉的作业,并按照生产计划日报制度,将各企业油品装卸活动通过群发短信的方式通报敏感地带及敏感人群。石化区地处黄岛街道,居民、师生的安全和健康必须放在首位,这样一条信息“既能避免不实信息传播,也能实现提前应对”。与此同时,青岛炼化公司等19家重点石化企业按照要求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备案,应急能力水平稳步提升。

与部门和企业环保制度和保障同时提升的还有新区的环境质量。

据环保部门监测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底,东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7.9%,西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1.2%,PM10浓度同比降低 12.3%,PM2.5浓度同比降低23.3%。根据第三季度《黄岛区海域环境监测报告》,新区近海海域海洋特征物及水质总体优于国家二类质量标准,金沙滩、银沙滩、灵山湾等主要旅游景区海水水质均在良好以上水平。

近期,青岛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委员会对青岛各区市2015年前三季度科学发展综合部分指标进行考核。在通报的35项市对区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中,由黄岛环保分局承担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均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完成率指标名列青岛十区市第一名。

面对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环保“软实力”更体现政府的责任和担当。(张炜伟 于泳)

 

分享到:

网上读报

“德耀中华”黄岛区“道德模范在身边”学习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