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海岸

最美西海岸

关闭

关闭

青岛西海岸开展精准扶贫 小山村有了大变化

2016-06-20 14:45:42
来源:新黄岛
责任编辑:洛克
手机版

一项项产业,让百姓脱贫致富有了抓手;一笔笔捐款,圆了困难家庭孩子的求学梦;一条条水泥路,打通了百姓致富通道;一次次慰问,化解了多个贫困百姓眼前困难……

宝山镇中山前村,一个省定贫困村,无集体经济,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自实行精准扶贫以来,中山前村从基础设施、产业项目、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精准施策,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小山村大变样,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居住环境

“过去这里是一片垃圾地,根本无法通行,村民都绕着走。”中山前村党支部书记周垂洁指着村里的健身广场告诉记者,以前的垃圾地如今变成了村民健身娱乐的好去处。据介绍,在“第一书记”的协调下,投资10万元,村里建起了健身广场,同时,在市区两级体育部门的帮助下安装了篮球架、乒乓球台等健身器材。“我们还在广场周围摆放了石磨等老物件。”周垂洁说道,广场的建成使用让村民有了健身、娱乐的场所,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去年,我们对村里的主街道进行了硬化。”周垂洁介绍说,主街道硬化完成后,村里对村西侧明渠进行修建并铺设大理石路沿石。据了解,2015年,投资180万元硬化柳家屯村至胶州高木寨1700米道路的工程将于今年完工。“路通了,从高速路口进出村里就更方便了。”周垂洁说道,这将方便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此外,还投入86万元对村前河道进行整治,建成后该河道将集景观和蓄洪功能于一体。

2016年,投资30万元对村东侧进村路进行硬化;投资20余万元对村里的小巷进行硬化;投入10万元对村庄主街道两侧、村东西两侧及健身广场周边进行绿化;争取“一事一议”资金30多万元,建设并石砌村庄排水沟……随着这些工程的相继完成,中山前村村民的居住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

在完善道路基础设施的同时,中山前村还加大了水利设施的建设。村西头建设一眼蓄水5000立方的大口井,村南、村东打了四口百米深井,村北建起塘坝,村东南处建设蓄水能力为1.2万立方的大口井,这些配套设施完善后,就可以“留住雨水”和“充分利用地下水”,解决干旱问题,解除村民生产生活的后顾之忧。

加强资源管理,壮大集体经济

发展集体经济,既要靠经营,也要靠管理。对经济薄弱村来说,在自身经营能力较弱的现实条件下,怎么管好、用好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是实现增收的关键。中山前村在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后,抓住时机,解决了集体资源被无偿占用的历史遗留问题,既维护了集体资产的集体收益,又增加了集体收入。

据悉,由于历史原因,改制前,村集体部分机动地、荒山、荒沟等被部分村民无偿占用。改制后,这部分资源经过清点,纳入了改制的资产和资源范围,由合作社收回,统一管理经营。

“我们制定了实施办法,详细地规定了收回土地资源的范围、奖惩措施,并在群众中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周垂洁介绍道,为确保土地收回的进度,中山前村还制定了《村集体土地收回实施办法》。到今年3月30日,清理回收工作顺利结束,共收回耕地约70亩,荒山、荒沟约30余亩。“我们对收回的耕地、荒山、荒沟统一承包给农户,农户与村合作社签订协议。”周垂洁说,村集体经营收回的土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

实施产业扶贫,挖掘增收动力

作为“靠天吃饭”的村子,中山前村脱贫首先从改变农业种植方式入手。“我们改变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实现集体和村民双增收。”周垂洁说,通过“企业+村庄+农户”的模式,村里与青岛康福莱公司签订合同,由康福莱公司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销售,以订单农业的方式种植地瓜。同时,以同样的模式,中山前村还进行了洋葱试验田试种,成功后将大规模推广。

面对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无经济项目,村级债务日益成为制约该村发展的“瓶颈”因素,中山前村在宝山镇党委、政府和“第一书记”的帮助下,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多次组织村党员干部外出考察学习,邀请市区有关企业到村现场论证,征求各方意见,最后确定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我们利用120万元扶贫资金,在村东头建设了占地1700平方米以单立柱钢结构为基础的光伏发电系统。”周垂洁说,共安装光伏发电机组483片,年发电量15千瓦时,每年能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同时,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下培育种植蘑菇,每年能为村经济合作社增加收入3万元。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后,还将在楼顶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并入国家电网,每年将可增加机体收入5万元。

通过拓宽思路,精准施策,该村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使村集体告别了集体“零收入”的历史,集体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提早完成了省级贫困村脱贫任务指标。(裴甲军 张娜)

分享到:

网上读报

“德耀中华”黄岛区“道德模范在身边”学习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