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融“春雨”润泽实体经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保持金融健康活力的关键所在。
2022年,西海岸新区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率先成立首个金融工作委员会,发挥新区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统筹推动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自贸金融、蓝色金融等特色产业金融,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打造金融产业链发展新样板,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春雨行动”迎来“开门红”,新区各银行机构主动提升服务质效,围绕政策落实、强化支持、优化金融环境等方面发力,让金融“活水”精准流入实体经济,以强大的金融血脉饱和性支撑新区高质量发展。
信贷供应稳
支持实体经济劲头足
在2023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春雨行动”启动式上,新区发布了200个重点项目、851亿元融资需求信息,2941家工业和科技白名单企业及68家企业74.7亿元融资需求信息。25家银行机构立即行动、迅速跟进,接续提供融资服务。
1月份,中国工商银行西海岸分行为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区投放项目贷款5亿元,为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审批项目贷款合计8亿元,有效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中国建设银行黄岛支行为新区7家企业新增发放贷款8.8亿元,满足了企业经营需求。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新区多家银行表示,制造业、普惠金融、绿色信贷、房地产等领域是今年信贷投放的主要方向,将继续加大金融资源对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积极向实体经济让利。
今年1-2月,全区银行机构各项贷款新增投放577.35亿元,同比增幅32%,累计加权平均利率4.2%,较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3343.91亿元,同比增幅18%,累计加权平均利率4.47%,较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
多场景嵌入
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
为助力恢复和扩大消费,今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西海岸新区分行积极打造“人民满意的个人金融银行”,加强渠道建设、搭建服务平台,强化用户和商户、供给与需求、线上与线下高效对接,深入推进金融“为民、惠民、利民、安民”服务工作,助力新区金融消费者生活迈上新台阶。
围绕百货商超、餐饮、购车、家装、旅游等消费场景,该银行推出了“融E借”“E分期”“房屋抵押消费和经营贷”等多种类、多期限、多额度的信贷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无独有偶,浦发银行黄岛支行推出浦银点贷利率优惠活动,根据1-5年不同贷款年限给予3.69%-4.25%的贷款利率,无抵押、免担保,贷款人可凭借征信、公积金、社保等信息全程线上申请,实时放款,额度最高50万元,满足贷款人装修、购车等日常消费需求。
惠民出实招
减费让利促消费复苏
将金融服务嵌入消费场景,尤其是消费贷款服务,除了让消费者“借得着”,更要“还得起”。
其中,中国工商银行持续落实“减费让利”政策执行,在个人消费信贷、个人抵押贷款及消费分期产品方面执行最优利率和费率政策,个人消费信贷利率低至3.65%、个人抵押消费/经营贷款利率低至3.45%、个人消费分期产品执行低至1.98%的最优费率。
在对公金融服务方面,各银行机构也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群体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贷款成本,拉长贷款时限,全力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
中国建设银行黄岛支行结合区内某奶粉制造企业提出的降低融资成本及贷款结构由短期向中长期调整的需求,协同境外分行为企业定制融资方案,办理三年期国际商业借款转贷款业务3亿元。浦发银行黄岛支行突破抵押物限制,将某环保科技公司的授信额度从800万元提高到5000万元,并将贷款使用时限由1年期增加至3年期,融资价格大幅低于同业同期限贷款利率,满足客户资金期限需求的同时,降低融资成本。
创出新模式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新区银行机构重点围绕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以及重点区域进行服务,创新多种业务模式,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其中,中国银行西海岸分行借助线上“科创贷”新产品落地推广契机,提高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1天内为某医疗科技公司审批发放贷款400万元,补充企业流动资金缺口,用于生产医疗器材设备。
青岛农商银行西海岸分行不断延展面向科技创新企业的服务广度和深度,落地落实专精特新贷、人才贷、园区贷、普惠助理贷等金融产品,加大对科创类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1月末,“专精特新”企业专属信贷已发放341笔共计26.3亿元。
据统计,今年1-2月,全区工业企业贷款新增投放额149.38亿元,贷款余额475.93亿元,同比增幅38%;制造业贷款新增投放额141.11亿元,贷款余额452.48亿元,同比增幅52%。(本报记者 张静 本报通讯员 管元敏)